如何預測專有技術評估中收益額?

專有技術是指未公開或僅在特定范圍內使用的專門知識、經驗、技能等,通常具有保密性。它可以包括產品設計、制造工藝、操作方法、配方、商業(yè)秘密等。專有技術可以通過許可、轉讓、合作等方式進行使用和交易。那么,如何預測專有技術評估中收益額?

收益額的預測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需要采取科學的預測方法和程序來進行。限于篇幅,本文不作詳述,只是根據筆者的實踐體會,對收益額的預測提出幾個應注意的問題:

1、需要關注近幾年相關產品的收益狀況。盡管收益法中的收益是指未來的預期收益,但相關產品以往的收益狀況可以給預測提供很多有益的支持。如收益絕對值的大小,產品的市場占有率,各年收益的變化趨勢、比率及原因等,對于預測收益的變化趨勢及比率的分析判斷都是有幫助的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企業(yè)的全部產品中,與專有技術相關的產品可能只是企業(yè)全部產品中的一部分,因此需要在企業(yè)損益表中,剝離并模擬出一個反映與專有技術相關的產品的收益表。這需要評估人員細致的工作和較高的財務素質。同時,評估人員要對相關工作的細節(jié)和結果進行認真的復核。

如何預測專有技術評估中收益額?

2、需要關注預測假設、預測基準的合理性。預測假設越合理,預測的可靠性就越高,反之,預測的可靠性就會越低。

3、需要關注收益變化趨勢及變動比率的合理性。如果預測期的收益增長比率與歷史狀況相差很大,則必須取得相關的支持依據并加以分析,以確定其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。

4、需要關注預測期產量與企業(yè)生產能力的適應性。預測期的產量不應超過企業(yè)的最大生產能力,除非有其他解決產能不足的措施,如委托加工、簽訂OEM合同等。否則,預測的產量是不具備合理性的。在專有技術的收益法評估中,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還有很多,有待于資產評估理論界和實務界的不懈努力。